刘雨枫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扶持达州实体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第412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办理基本情况
市市场监管局(市质量强市办)及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实体小微企业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部署要求,全力助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提升小微企业政策与服务感知度。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万市兴”综合服务团、服务队,持续联动部门推动解决民营企业“烦恼”问题,2024年以来定期发布“烦恼指数”白皮书、民营企业投资机会清单等系列举措服务实体经济。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活动,广泛联系帮扶实体企业,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挂包帮扶企业2878家,2025年1-5月收集3735个困难诉求,已解决3146个,办结率84%。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分行汇总公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信贷产品清单,搭建融资信息平台。收到提案后,市发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协办单位围绕我市现行人才培养、社保支持、财税扶持等方面,认真执行政策措施,加大政策跟踪落实及执行力度。
二、关于您提出的“加强金融机构服务本地小微企业”方面的建议,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组建服务团队强沟通。分类搭建95名银行机构金融顾问团队,督促机构加大民营市场主体走访力度,并按季调度开展情况,2024年累计提供咨询服务1.8万次。深入开展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积极协调20余家银行、融担机构开展精准对接,实时跟进协调,2024年解决融资转办问题12个,向有融资需求的走访企业累计授信1.2亿元。二是融资平台多元化强扶持。平稳运行达州市民营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与达州市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累计为81户企业提供融资资金2.8亿元。以达州市中小企业数据化投融资平台为基础,整合达州市制造业融资服务平台,统筹建设达州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目前已上线试运行并开展平台推广应用培训,组织金融机构和各县(市、区)开展平台系统业务操作培训9批次,培训人员800余人,引导中小微企业在“发达贷”平台注册认证1276家。依托“四川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搭建对接桥梁,持续发挥“达州市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作用,1-5月累计担保贷款16.4358亿元,超99%的经营主体通过信用贷方式获得融资。三是搭建渠道强对接。高效运行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天府科创贷”达州分中心,召开银企对接会2次,参与企业67家。2025年1-5月,为5家科技企业新授信4035万元。6月25日,专题召开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金融对接会,组织银行与企业对接融资需求,促成13家涉农加工企业与银行现场签约,授信金额达20亿元。
(二)严格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通过财政奖补支持融资担保增量降费,鼓励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向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发放低利率贷款(如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等),对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向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农户)发放的符合条件的贷款,对银行机构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贴息。2024年,对申报的19.53亿元的支小惠农贷款共拨付贴息资金844.66万元。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将平均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其中,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融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融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财政部门按年度融资担保余额增量的0.5%给予担保费补贴。2024年,全市已发放融资担保增量降费奖补资金1177.55万元,4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均低于1%;融资担保在保余额共计18.29亿元,同比增长55.79%。通过无还本续贷政策为企业节省“过桥”费用累计0.35亿元。
(三)增强实体企业信用贷款。制定《达州市民营企业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大幅提升民营信用贷款额度,适当延长信用贷款期限,进一步降低信用贷款利率,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通过走访摸排,高质量形成“两张清单”。目前,全市已累计走访企业86957户,申报清单企业18866户、推荐清单企业18849户,清单内授信企业18417户、18411户获得贷款,全市银行成功授信29491户次,累计授信金额252.42亿元、放贷237.43亿元。联动开展达州市企业信用状况监测预警和“高频失信企业”专项整治,对信用高风险企业发出预警提示,建立“高频失信企业”治理台账,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纠正失信行为,2024年以来共计完成信用修复1348条。
三、关于您提出的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方面的建议,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搭建招工平台。深入实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百名人社干部送岗入户”“人社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组织人社专员开展上门服务,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招工方案,密集开展“万岗促就业惠民生”等招聘活动320场次。利用春节农民工集中返乡期,“一对一”推送岗位短信253万条,首创“返乡列车移动招聘会”,促成就业4800余人。将7116个重点企业岗位纳入“达人英才计划”引才体系,助力企业成功引进2080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9名,本科毕业生59名,其他专业技术人才1970名。
(二)优化职业培训政策。一是出台《关于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不断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二是出台《达州市就业创业培训工作规范》等系列配套政策,为全市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工作遵循,确保职业培训规范运行、资金安全使用。三是印发《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的“新型学徒制培养工程”,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四、关于您提出的“执行社保减免补贴”方面的建议,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持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强惠企政策落实,统筹用好失业保险降费、稳岗返还、招工补贴等惠企政策,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补快办”服务,推动惠企资金“直达企业”,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纾困解难作用,切实减轻企业用工成本,有力稳定就业岗位。2024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712.2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09亿元、创业补贴119万元、招工补贴65.45万元,主动为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2.27亿元、工伤保险费3350万元,落实稳岗返还企业2477户、3296.31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3万余个。
五、关于您提出的“加大小微企业财税扶持力度”方面的建议,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达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规模1000万元,统筹用于支持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发展。市级财政2024年共统筹安排资金7558.4万元直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其中,市级财政下达产业资金6345万元,通过补贴参展、奖励标准制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等方式,奖补企业489户。清算下达2023年省级“转企升规”激励资金1213.4万元,其中“个转企”激励资金755.4万元,补贴1259户;“小升规”服务业企业220万元、55户;“小升规”商贸业企业238万元、119户。
(二)落实税收减免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2024年,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4.9亿元。分税费优惠政策类型看,新增减税降费11.82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3.0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62779户,7.1亿元;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小额贷款及支持农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税收优惠89户,1.52亿元;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8902户,1.42亿元;阶段性降低工伤、失业保险费率减免18556户次,0.59亿元;其他政策减免1.19亿元。分登记注册类型看:民营经济主体享受新增税费优惠政策11.61亿元,其中:民营企业8.49亿元、个体经营3.12亿元。
(三)服务实体小微企业税收征收。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按照享受主体、优惠内容、享受条件、享受方式、政策依据、政策案例的体例,编写形成了减轻税费负担、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支持创新创业、重点群体创业税收优惠等4方面50项税费优惠政策的指引,为纳税人提供详细的政策指引。市税务局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优惠红利,不断降低税费成本。2025年1-4月支持制造业发展主要税费优惠政策11570.81万元、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9829.6万元。实施纳税信用A计划,丰富纳税信用增值服务内涵。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全市“银税互动”贷款发放金额15.44亿元,惠及企业1649户次;税电指数贷发放金额480万元,惠及企业3户次。持续加强税费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围绕纳税申报、税收政策共举办185期纳税可视答疑,借助社会各类宣传平台,全方位、多角度为纳税人讲“好”政策,讲“实”政策,讲“惠”政策,切实做到税收服务与减税降费优惠政策落地同步。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滴灌式”政策匹配,实行“一政策一方案”个性化服务,实现单一政策不重复推送、组合政策精准匹配,做好税务辅导、疑难问题收集及解答、畅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渠道。市税务局、市民政局、市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将通过加强涉税处理相关信息交互,对交互数据开展精准识别、提取、使用,精准研判经营者难点、堵点和政策需求,点对点服务,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下一步,市级相关部门将进一步结合所提建议,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为小微实体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深化“管办分离”职业培训模式,扎实开展示范班培训,为产业、企业发展培养更多技能人才。持续用好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招工补贴等系列惠企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扎实推进“人社干部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行动,动态监测企业用工需求,依托“达人英才计划”、春风行动等,扎实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搭建企业用工对接平台,有效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会同市数据局、云上数字公司,对“发达贷”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各级信用体系建设作用,帮助指导辖区内经营主体在“发达贷”平台进行注册、认证和授权,督促金融机构及时响应市场主体融资需求。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22日
(承办科室联系人: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邓婧婧 3091167、13458199395 )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