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程文芬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强化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建议》(第484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全链条责任重构:打造闭环监管体系
(一)职责边界数字化。在达州数字城市“智慧监管”的平台上,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动态”图,通过区块链技术明确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保管以及环境安全、风险监测、不合格处理等环节的监管部门权责,实时记录履职痕迹,防止推诿扯皮。
对农村地区、预制菜工坊等盲区实施“网格化监管”,每个网格配备专职协管员与智能巡检设备。
(二)风险预警前置化。构建市场监管AI驱动的风险监测模型,整合企业历史违规数据、原料来源、消费者投诉等要素,自动生成企业风险评级(如红、黄、蓝、绿四级),对高风险主体实施飞行检查频率倍增机制。
二、精准化风险管控:动态靶向治理
(一)分级档案智能管理。“一企一档”升级为动态数据库,接入企业生产线物联网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控温湿度、添加剂投料等关键指标。
针对特殊食品、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等高风险品类,推行“一品一码”全流程追溯,消费者扫码可查看质检报告、原料批次及运输轨迹。
(二)区域风险热力图。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年抽检结果,生成区域性风险热力图(如城乡结合部非法添加高发区),定向部署移动检测车与夜间适时突击检查。
三、科技赋能监管:构建智慧治理网络
(一)区块链追溯体系。强制要求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接入省(市)级食品溯源链,中小微企业采用低成本二维码溯源系统,政府相关部门鼓励企业自建食品溯源系统。
试点“溯源保险”制度,消费者购买可溯源产品若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并追溯企业责任。
(二)第三方监管创新模式。推行“双随机 第三方”联合检查机制,认证机构人员与政府监管者共同组队,检查结果同步上传至公共监管平台。
建立第三方机构信用积分制,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并向社会公示评级结果。
四、能力建设与可持续机制
(一)监管队伍专业化。逐步实施“食品安全官”资格认证制度,基层监管人员需通过专业法律法规培训,以及微生物检测、快速筛查设备操作等实操考核。
设立“吹哨人基金”,对提供重大线索的内部员工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并严格保密。
(二)过期食品资源化处置。在大型商超布设智能识别货架,通过重量传感器与图像识别自动预警临期食品,联动社区回收站72小时内清运。
建设区域性能源化处置中心,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将过期食品转化为沼气,发电并入地方电网形成收益闭环。
五、社会共治生态构建
(一)教育传播场景化。在多媒体(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开设“食品安全实验室”官方账号,通过实验演示揭穿“零添加”“纯天然”等营销话术。
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社区体验课,使用快检设备现场演示蔬菜农残检测。
(二)公众参与激励。①创新突破点:推行“你点我检”全民参与送样计划,消费者可免费送检可疑食品,抽检结果实时公开并生成风险预警信号。②监管沙盒机制:在集贸区试点新业态弹性监管。③碳足迹绑定:将食品生产企业碳排放数据纳入安全评级体系,倒逼绿色生产工艺升级。
通过技术穿透、机制重构与多元共治,可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的监管模式转型,有效地降低企业合规成本(通过智能化替代人工巡检)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13日
(承办科室联系人:食品生产监管科 夏 东 1588370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