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邓渠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不断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的建议》(第206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构建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
1.推行添加剂数字化溯源管理
依托国家(省、市)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在达州“智慧市场监管”平台上设置添加剂专用备案模块,要求企业对每批次添加剂进行电子化备案,关联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数据。
应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分布式账本,确保添加剂流通数据不可篡改,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穿透式监管。同时,结合现有政策框架和实践需求,从系统性监管、技术创新和社会共治等维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对策。
2.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
运用大数据分析高频违规品类(如面制品增白剂、饮料甜味剂),建立区域风险预警模型,自动触发靶向抽检。
针对复合添加剂、新兴食品形态(如预制菜)开展专项安全评估,每两年更新添加剂使用负面清单。
二、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1.强化添加剂抽样检测效应
开展“你点我检”全民参与送样计划,消费者可免费送检可疑食品,抽检结果实时公开并生成风险预警信号。
2.构建企业过程控制体系
强制实施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制度,在添加剂投料环节设置生物识别权限管控和电子计量系统,实现投料误差率≤0.5%。
三、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1.深化行刑衔接机制
探索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市场监管、公安、检察三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对非法添加案件实行“线索双向移交、证据联合固定、专家会商定性”工作模式。
2.构建社会监督网络
开通“随手拍 f 全民食安哨兵”微信举报平台,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实施“查实即奖”激励,并定期公示典型案件。联合科普机构制作添加剂科普短视频,区分“合法使用”与“非法滥用”,减少公众恐慌。
推行餐饮单位“添加剂公示二维码”制度,消费者扫码可查菜品所用添加剂种类及合规性报告。
四、实施分类精准治理
1.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针对小微食品作坊实施“透明车间”“阳光厨房”改造计划,要求加工区域安装5G高清摄像头并接入监管平台。
对连锁餐饮企业推行“总部备案 门店报备”双轨制,总部需定期提交各门店添加剂使用差异分析报告。
2.建立信用分级监管制度
依据企业三年内添加剂违规记录,实施“绿蓝黄红”四色信用管理。红色企业纳入金融征信黑名单,限制贷款及投标资格。
五、加强能力建设与科普宣传
1.实施“十万专员”培养工程
三年内完成全市基层监管人员、企业质量负责人轮训,重点强化添加剂使用标准、检测技术、过程控制等实务技能。
2.开展全民科普专项行动
制作《食品添加剂科学认知》系列科普短视频,通过主流平台开展百场直播答疑。通过多媒体(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实验演示揭穿“零添加”“纯天然”等营销话术。
在大型商超设置“添加剂查询终端”,消费者扫描商品条码即可获取添加剂功能说明及安全评估信息。
通过构建“制度规范 技术赋能 多元共治”的立体化治理体系,实现长效监管机制,有效地解决添加剂滥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6日
(承办人:食品生产监管科 夏东 联系电话1588370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