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周边文具店治理的建议》(第219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教育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等协办单位专题研究,结合职能职责扎实推进。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筑牢校园周边防护网
(一)开展全链条排查整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对校园周边文具店进行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排查“笔里藏刀”、激光笔、“萝卜刀”等危险学具,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文具、玩具和出版物。建立“生产—销售—流通”全链条溯源机制,对违法销售不合格商品的企业依法从严处罚,累计查处相关案件23起,收缴危险玩具1200余件。
(二)实施常态化监管模式。创新推行“双随机 重点监管”模式,将校园周边划定为重点管控区。在春秋两季开学、“六一”儿童节等关键节点,开展“突击检查 智能扫码核验”,确保经营主体检查覆盖率达100%。严格监管文具店进销货台账,实时监测产品质量数据。
(三)切实增强行业自律意识。采取上门服务、微信提示、集中开会等方式,向文具店商家从业人员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督促经营单位业主加强所属员工教育管理,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切实提高从业经营者自律意识。
二、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文具市场经营秩序
(一)推进标准落地实施。针对学生文具,严格执行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重点核查文具的甲醛含量、锐利边缘、可迁移元素等指标,对不符合标准的荧光笔、涂改液等产品实施下架召回。累计抽检文具产品186批次,合格率较去年提升9.2个百分点。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校园周边文具店按照《工业产品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76号令),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进货查验制度,要求经营者公示产品质检报告及标准编号。目前已有85%的经营主体在四川省产品质量“两个规定”监管平台注册,初步实现经营活动透明化。
三、开展全方位守护行动,保障儿童学生安全
(一)推进“四大守护行动”。一是织密食品安全立体防护网,实现学校食堂、幼儿园后厨食材溯源、加工、消毒数字化管理,100%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并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打造校园周边安全圈,采用定时巡查与随机暗访相结合方式,打击无证经营及“三无”食品,动态发布“红黑榜”引导规范经营。二是精准治理药品化妆品安全,依托“清源行动”整合不良反应数据,严打非法销售处方药、夸大疗效行为,确保处方药“无处方不售药”,强力推行儿童化妆品“小金盾”标识“亮标工程”,实时核验注册信息与警示语合规性,高频次抽检严查非法添加激素、重金属。制作“守护童颜”科普视频,提升家长儿童安全辨识能力。三是“三维治理”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针对安全座椅、学生书包等13类高风险产品发布《消费警示》,指导企业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并落实数字化管理。在销售端和校园周边采用突击检查和智能扫码手段,对问题主体建档整改并“回头看”,形成闭环。校服实施“双检双码”制度(企业送检 学校抽检,扫码可查结果),开展“质量开放日”,曝光不合格案例强化震慑。四是全周期保护消费权益,运用“广告智能监测系统”全天候扫描儿童食品、教培广告,重点打击“增高助长”“过目不忘”等虚假宣传,建立快速处置通道,强化“12315”热线作用,确保儿童消费投诉“件件有回音”。同时,加强校园及周边游乐场所特种设备检查,重点核查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及人员持证情况,严防事故。
(二)构建协同治理格局。一是与市教育局联动,联合开展“安全文具进校园”活动,指导儿童学生学习文具安全鉴别课知识;二是共享校园周边问题线索,形成“检查-整改-反馈”闭环;三是与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动,协同清理校园周边有害出版物,查处销售盗版教辅、低俗漫画;联合整治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关停无证游戏厅,构建联合监管体系。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持续完善监管服务共治机制,推动校园周边文具店治理常态化、精细化。提升监管能力,实现危险文具识别预警;扩大安全文具宣传覆盖面,开展安全文具“进课堂、进社区”活动,促进学校开设上好《道德与法治》《生命•生态•安全》等课程,结合开学季、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宣传月等宣教活动,做好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普及,宣传“萝卜刀”等危险文具以及“烟卡”等身心不良玩具的危害,及时做好提醒警示工作。深化部门协同,建立年度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守护行动落地见效,为儿童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3日
(承办科室联系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 贾珺雅 309114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教育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