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70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7-08 16:00:00

达市监函〔2024254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70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刘进平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纾难解困提信心多方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70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办)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达州的生力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以贯彻落实国家意见“31、四川“1 2”政策体系、达州《意见》“21等政策措施为主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引擎,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达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60%,稳居全省第二;2022年度民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全省第一,2023年度获评全省第二;三次荣获省政府半年综合督查通报表扬;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推广工作经验,获批全国民营经济服务领域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一、关于您提出的搭建政企约见平台,纾难解困提信心的建议,我们统筹施策,不断提升助企服务水平,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7个县(市、区)均召开大会,有力提振了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建立三项制度的通知,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每位市级领导挂联1户重点民营企业,并由1个市级部门结对联系服务,明确1名企业秘书具体负责日常联系工作,每半年联系企业走访调研不少于1次,并建立走访日志、问题清单、整改成效三本台账;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激励制度,结合民营经济发展指数分析,每年对各县(市、区)以及市级相关部门(单位)民营经济工作开展综合评价,由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建立民营经济政企座谈会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政企座谈会,分行业、分类别、分规模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困难问题。

(二)创新打造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统筹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的服务事项,按照一大目标、两大定位、三大路径、五大价值“1235”思路,创新打造集中服务站 线上服务网 专项服务团的万市兴综合服务体系。一是高效运行万市兴集中服务站,统筹各部门(单位)直接面向经营主体的服务事项,开设10个服务专区及17服务专窗建设,建立上下衔接、纵横协同、行动高效工作运行机制,为全市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二是高效运行万市兴线上服务网,整合打通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达州市政企服务平台(安e达)等企业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服务网有机融合。完善服务终端功能,升级构建“1 3 6 N”业务框架,打造便捷登录渠道,强化政策兑现万市兴专项服务团等线上下单办理推行线上线下跟踪督办,不断提升线上服务质效。三是高效运行万市兴专项服务团,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数字科技、投资创业、主体发展、清欠维权、生产要素六大分团职能,整合政策宣讲、融资贷款等20余个服务事项,服务团成员单位抽调党员骨干组成专项服务队,建立服务团-服务分团-服务队三级联动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协同式全方位服务。获得省政府督查通报表扬,获批全国民营经济服务领域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三)创新构建民营经济标准化服务体系。探索构建覆盖服务机制、服务标准、服务环境、服务队伍等内容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共26项标准,其中引用国家标准3项,引用省级地方标准3项,编制达州市地方标准2项、内控标准18项,推动解决民营经济服务由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三大课题。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积极申报达州市民营经济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服务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助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全省创一流的民营经济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

(四)创新开展民营企业烦恼指数监测。创新构建涵盖5个方面20项指标的烦恼指数监测体系,广泛开展民营企业烦恼指数问卷调查,有的放矢推动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一季度,各县(市、区)、市直园区民营办牵头全面摸排确定受访民营企业,采取网上填答为主、纸质填答为辅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反馈503份。根据20项二级指标中民营企业反馈烦恼问题占比高低,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受访民营企业反馈烦恼问题,形成全市民营企业最烦恼的5件事,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会同各地各相关成员单位,建立健全上下衔接、纵横协同、行动高效的工作机制,协同联动解决民营企业烦恼问题,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全面提升法治保障,增强发展底气全面排查清理审批评价、要素获取等壁垒,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全覆盖摸排政府投资的2000余个招投标项目。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推动综合交易成本降低50%以上。深入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实行容错纠错首违不罚,规范优化首违不罚清单48项,办理首违免予、不予处罚案件5418件。成立达州市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专班,拟制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办理机制,强化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信息强制披露,制定全市新摸排拖欠企业账款清偿计划方案,全力推动清偿欠款开展涉民营企业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涉企案件6452件,执行到位17.22亿元。开通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建立即收、即转、即办、即回、即督纾困维权工作机制,收集困难问题推动落实率超90%报送的《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供水企业不执行政府指导价系列案例》入选全省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二、关于您提出的激发民间投资的建议,我们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21条等,市财政每年统筹不低于2亿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市级直补经营主体的产业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不低于70%,建立民营经济投融资数字化平台,设立3亿元民营企业应急转贷金和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印发《驻达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办法》,将服务和支持民营经济作为银行机构绩效考核条例之一,提升银行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性。印发《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要求各地方法人银行严格落实人行降准政策,将降准政策释放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民营制造业企业。二是搭建发达贷平台。为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融资对接服务,识别企业需求,提供大数据融资方案,实现银企智能匹配。持续引导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主业,切实降低融担费率,助力民营市场主体融资扩面、降费、提效,截至20243月,全市11家融资担保公司,为1471户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三农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融资担保在保余额24.66亿元。三是强化精准服务。开展访民企 f 送温暖 f 提信心系列走访、民营企业政策解读座谈、民营经济“1 2”政策宣传督导等活动,协调银行机构主动对接玖源新材料、好一新、百岛湖等民营企业,帮助东柳醪糟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000万元,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贷款授信580余万元。

(二)推动政策直达快享一是全领域规范申兑服务,高效推进惠企政策一窗(网)通办市政管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在各地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并规范市政务服务大厅惠企专窗的运行,由市市场监管局常态值守,市级33个部门轮流值守,一窗开展惠企政策咨询、受理、转办、结果反馈、效果回访等工作,让企业只进一扇门一站式享受政策红利。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惠企专窗、四川政务服务网达州站点开设惠企专区、达州市人民政府、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门户网站设置惠企政策专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通3条惠企政策专线。二是全类别梳理事项清单,常态推进惠企政策一站汇集,目前,动态梳理发布市县惠企政策,形成可操作的事项清单,梳理形成2024年达州市、县两级惠企政策事项目录清单第三批399项,政策涉及22个市级部门,达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和四川政务服务网达州站点对外发布。三是全方位开展解读宣传,加快推进惠企政策家喻户晓,联合市政管局组织财政、发改、经信25市级部门,组成9个专项督导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惠企政策宣讲督导工作,提升政策知晓率。联合市政管局组织发改、公安等17个市级部门,直播解读惠企政策34,并将解读视频上传至达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对外公开。印制发放惠企政策明白卡,开展上门送政策服务活动,组织惠企政策执行部门进企业、进园区。四是全覆盖搭建政企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惠企政策智能匹配以城市大脑建设为契机,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成功搭建惠企政策服务专区,配置政策精准匹配”“政策免申即享”“依申报事项目录清单等栏目,实现政策智能匹配、自动推送。截至目前,市本级已兑付企业4万家,兑付金额2.11亿元,其中,免申即享兑付企业3万多家,兑付金额1.13亿元;依申报兑付企业201家,兑付金额0.97亿元。

(三)激发民间投资活一是进一步完善沟通交流机制。优化完善市、县两级发改部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对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建立工作台账,确定办理时效,进行定期调度。及时发布涉民营经济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统计数据、市场分析等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举行专题讲座等形式,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的真实声音。二是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宽民间投资项目发布渠道、优化服务,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按季梳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通过项目平台公开推介、召开现场推介会等方式拓宽项目发布渠道,支持和鼓励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2023年,在国家发改委集中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发布项目中,我市68个项目纳入清单,总投资439.3亿元,项目个数和总投资均位居全省第12024年,持续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15个民间投资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公开推介项目68个,其中28个项目已取得进展。四川正达凯年产120万吨乙二醇工程配套用能源供应及余热利用项目已通过国家初审,有望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项目清单。三是进一步加强区域交流合作。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承接沿海及发达地区的产业、资金、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和信息转移,促进民营企业对外开放合作的水平和能力,特别是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契机,支持民营企业跨区域开展交流合作。

最后,再次感谢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78        

(承办科室联系人: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邓李梅13882816579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



主办单位: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9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