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25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7-05 16:00:07

达市监函〔2024249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25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陈永福委员:

在市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护航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第225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达州市民营经济总体情况

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办)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达州的生力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以贯彻落实国家意见“31、四川“1 2”政策体系、达州《意见》“21等政策措施为主抓手,以营造四个环境为主引擎,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达1614.6亿元,增速6.2%;占GDP比重60.8%,全省第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8%,全省第4,省政府通报市政府荣获202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先进单位。2024年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4.5亿元,增速6.9%;占GDP比重63.5%,排全省第3,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针对您提出的“希望出台一些能落地见效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信贷政策”的建议,我们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多措并举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印发《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要求各地方法人银行严格落实人行降准政策,将降准政策释放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民营制造业企业。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单独预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2023年安排市级产业资金超1亿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市县两级设置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搭建惠企政策服务专区,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组织24个市级部门,成立9个专项组,在各县(市、区)、市直园区开展惠企政策大宣讲大督导。截至目前,市本级已兑付企业4万家,兑付金额2.11亿元。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围绕激励 挂钩 金融大数据支撑,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建立民营经济投融资数字化平台,设立民营企业应急转贷金和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聚焦“3 3 N”重点产业、普惠小微和涉农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融资担保费率,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激发企业发展动力。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制定了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对相关贷款的不良率有一定的倾斜容忍。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率。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制造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增信作用。持续引导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主业,切实降低融担费率,助力民营市场主体融资扩面、降费、提效,截至20243月,全市11家融资担保公司,为1471户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三农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融资担保在保余额24.66亿元。持续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释放政策红利直达企业,深挖企业发展潜力。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主体享受新增税费优惠政策13.51亿元。四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印发《驻达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办法》,将服务和支持民营经济作为银行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提升银行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性。搭建发达贷平台,为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融资对接服务,提供大数据融资方案,实现银企智能匹配。积极推进效率革命,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限从30天内优化到20日,释放市场主体资金负担超1亿元。积极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承储工具,将政府采购订单应留尽留给中小企业,2023年,全市政府采购完成89.36亿元,其中授中小企业金额84.43亿元,占比94.48%

(二)针对您提出的“希望突出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决禁止乱查封”的建议,我们探索柔性监管方式,标本兼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高质量保障制度有效供给。推动《达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拓宽市场主体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建立涉企协议审查事务绿色通道涉企项目合法性审查事项原则上均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审查,高效服务企业和重点项目。成立达州市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专班,拟制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办理机制,强化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信息强制披露,制定全市新摸排拖欠企业账款清偿计划方案,全力推动偿欠款二是高效能协调监督行政执法。大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域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一目录四张清单制度,市级各部门累计确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事项1361项。全市通过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办理案件5418件,累计免罚270.7万元。细化和量化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压缩自由裁量弹性空间,确保过罚相当。开展涉民营企业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涉企案件6452件,执行到位17.22亿元。开展涉企案卷大评查活动,倒逼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高水平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在8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法律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常态化开展律企同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法律风险,共查阅收集企业相关制度、合同、章程等资料 8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600余人次,提出整改完善法律意见和建议200余条。创新推行公证 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推进不动产继承公证政务数据共享。四是高效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动涉企行政复议全流程提速增效,办理绿色通道,做到简案速办,繁案精办,涉企业的行政复议案件(重大疑难案件除外),30日之内办结。在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开发区或者园区等地方设立行政复议基层服务点,推动行政复议向基层延伸。开通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建立即收、即转、即办、即回、即督纾困维权工作机制,收集困难问题推动落实率超90%报送的《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供水企业不执行政府指导价系列案例》入选全省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三)针对您提出的“急需扩大内需”的建议,我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聚焦关键领域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一是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制定《达州市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若干措施》,对新招引入驻空港汽车贸易产业园并入统的新能源汽车4S店,由招引主体同级财政给予企业主体一次性奖励。达川区制定《达州市达川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五条措施》,对招引品牌、汽车转型升级、开展展销和推广活动、配套设施建设等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全面激发消费活力。出台《中共达州市委办公室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统筹约3000万元省市县促消费资金,在提振汽车消费、做响消费品牌、发放消费券、发展新兴消费、开展促销活动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持续实施《达州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当前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放二手车销售奖补,对在商务部系统备案且入库统计二手车经销企业,在规定期间产生的二手车销售额给予0.5%资金奖补。三是积极搭建消费平台。积极参与或举办各类展会节会活动,借助广交会、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活动,熊猫消费节、电商脆李节等节会活动为企业搭建宣传产品、拓展市场的企业交流合作平台。组织600余家本地商户发放约600万元2024“蜀里安逸 f 悦禧龙年消费券,围绕零售、家居(家电)、餐饮等消费重点领域配套推出各类打折让利促销活动。

三、下步打算

(一)强化政策落实。依托万市兴直播间,开展惠企政策解读直播录制活动,以政务 直播”“线上 线下”“场内 场外等公益性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惠企政策快申快享”“应享尽享。持续深化惠企专窗建设,健全完善惠企专窗部门轮值工作机制,动态梳理发布市县惠企政策,按照谁制定、谁解读原则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做到纸质汇编和电子书籍同送、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同宣。结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烦恼指数监测评价等,拟开展全市惠企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推动惠企政策直达服务渠道更优。市政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办)牵头建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督办、考核、通报工作机制,倒逼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惠企政策措施,将政策资金落实到位。

(二)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配合用好民营企业应急转贷金和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积极协调资金使用支持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发展。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续贷的支持力度,合理确定续贷条件,避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抵质押和信用融资产品,银行机构创新现金流水、纳税记录、动产质押等方式,推出商圈贷、服饰贷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优化融资方式,不断提升信用贷款占比。聚焦民营小微市场主体金融需求,加强工作督导,引导银行机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强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强化法治服务。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前端治理,帮助企业从源头防范风险、化解矛盾,避免出现矛盾堆积、风险外溢,强化涉企纠纷诉源治理。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的落地落实。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事中事后常态化执法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协同联动。深入推进一目录、四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商事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商事调解与人民调解、商事仲裁、诉讼等纠纷化解形式的衔接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涉企法治体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以及普法宣传等工作,切实助力法治企业建设,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提振消费信心。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聚焦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领域研究制定推动达州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商务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回收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库,提振达州大宗商品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最后,再次感谢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75        

(承办科室联系人:民营经济综合协调科陈念 18081538856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商务局。




主办单位: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9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