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9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6-19 09:41:56

达市 函〔20 〕 号



陈泰山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规范中小学周边小卖部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第39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以来,市场监管联合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每年春、秋季学期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以实际行动保障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一)严格校园食品准入

目前食品销售环节经营资质主要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三大类,我市现存校园周边食品销售者主要为食品小经营店或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属地行政审批部门经审查经营者提供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健康证明、房屋产权或租房协议等资料后,颁发相应备案证,监管部门于发证后30日内对食品经营者开展现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结果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二)强化校园食品检查

组织执法人员,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经营资质、信息公示、进货查验、管理制度落实、经营环境状况、经营过程控制等方面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同时通过专项行动、交叉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监检联动等方式,开展全要素检查。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788人次,共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1318户,执法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隐患数270个,已全部要求责令整改,立案查处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案件12件,已结案2件,罚款1万元。

(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联合教育等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为师生送上新学期食品安全知识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PPT展示、趣味回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图文并茂地讲解食品中毒案例事件、食物中毒特征、常见的食品类别和特点、食品包装袋标签信息以及日常饮食卫生常识,详细列举“垃圾食品”“三无食品”种类及危害,倡导在正规商超和食品经营者处消费购买食品,自觉抵制校园周边无证照经营流动商贩、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引导学生安全健康饮食。二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格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试行)》,对举报属于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给予奖励。同时畅通12315投诉渠道,对投诉举报的线索依法开展核查。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集中培训宣讲等方式,并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广泛宣传食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知识,着力提高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校园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

一是全面梳理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进货查验未落实等突出问题,推动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管理明显规范,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全面摸排辖区内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情况,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建立完善企业档案,并开展信用分级评价,通过信用修复和失信移除等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二)坚持目标导向,深化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合力

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会同教育、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抽调业务人员、各县(市、区)局专业人员建立常态化执法队伍,根据相关职能职责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监督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资质、经营环境、进货查验、经营过程控制等重要环节,并加大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店巡查力度,针对出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情节严重的及时立案调查,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坚持结果导向,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社会共治

一是扩大宣传范围和教育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QQ群等线上平台,推送食品安全卫生知识、食品安全常识、鉴别假冒伪劣食品知识,提升广大师生的鉴别能力和防范能力。二是邀请相关业务人员开展线下培训会、座谈会、宣讲会,通过现场讲解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广大群众法律意识。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放微博、微信留言举报方式,全面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13日

(承办科室联系人:食品流通科 李恒兵 15892960655)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主办单位: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9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