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60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3-06-21 15:48:49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60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何昌霖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严厉打击针对老年消费群体欺诈活动的建议》(第360号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的建议意见对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近年来,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联系,建立市场整治的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对“涉老”领域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等侵犯老年人消费权益的违法行为。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涉老”领域消费市场整治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维权意识。我局充分运用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件信息,同时统筹各级主流媒体、行业媒体、新媒体等平台资源,宣传展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等。今年以来,宣传整治典型案例5起,刊发宣传稿件51篇,联合社区等开展宣传活动30次,在涉老产品经营场所张贴消费提示60份,悬挂张贴标语、横幅宣传1131次,联合市公安局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1463余份;市公安局采取“线上 线下”宣传模式,实现精准宣传教育,共组织现场宣传584场次,发放宣传手册、反诈资料62180份,制作宣传片10个,张贴宣传海报、标语、横幅179个,发送养老反诈短信2.9万条,覆盖老年群体241.79万人次。

二是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影响。针对保健食品为名的虚假宣传行为,除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媒体外,市场监管系统每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30个左右的宣传小视频,借助微信、抖音、微博、超级信使等路径开展宣传;利用日常巡查、节假日整治、“3 .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五进”(进社区、进乡村、进商超、进校园、进敬老院宣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接受咨询答疑,引导老年消费者理性消费保健食品;在每年安全用药宣传月,通过志愿者服务进社区进街道等方式,现场开展安全用药知识宣传 ,引导老年人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有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特效药、神药和进口药,认真分辨夸大功能的保健品,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三是发布消费警示,引导理性消费。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前夕,针对老年人消费集中的领域,发布消费警示、消费提示等,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辨别能力。在集中集会较多的楼堂馆所、社区老年人集中活动区域、商场超市、直销企业门店显著位置张贴消费警示、保健食品“黑名单”,提高老年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组织开展网上知识竞答、网上咨询等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二、强化线索摸排,找问题补短板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摸排违法线索。我局按照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公布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和邮件地址,广泛收集群众举报线索。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收集、摸排、核查线索数量总数57个。有效线索15个均已立案或移交。其中,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转交核查的举报线索数6个,核查出的有效线索2个。本系统自行摸排的线索51个,核查出的有效线索13个;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线索举报方式的公告,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征集犯罪线索的函,向全市人民广泛收集违法犯罪线索。行动以来,共收集各类养老诈骗犯罪线索156条,成案135件,成案率达86.53%。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建立协作机制。我局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不法分子跟监管人员打时间差的情况,在乡镇(街道)政府的领导下,聘任一批食品安全协管员,建立一支社会监督员队伍,落实工作经费,加强业务培训,建立起一个上岗证件、一本工作日志、一本监管花名册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管理机制,确保乡镇(街道)宣传引导、信息报告、隐患排查、协助执法、事故处置工作有序运行。同时,与农业农村部门、卫健委联合建立食品保健品溯源系统;与宣传部、文广局联合建立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监测联动机制;与商务局联合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街道、乡镇)创建活动;与教育局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教育活动;与公安部门落实联合行刑衔接机制,依法打击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为;以食品安全示范街道店(乡镇街道)创建活动为抓手,以规范保健食品专柜为重点,以食品安全公示栏为切入点,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开展行业自律,探索建立理性消费促进规范经营的全民参与机制。

三、强化乱象整治,规范行业管理

一是建立预警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我局对通川辖区146家保健品销售企业(含药店、商超、会销场所),创新实行“红、黄、蓝”三色监管模式,“红色”为高度关注区域,“黄色”为重点监管区域,“蓝色”为日常监管区域,并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动态监管,调整监管频次,有力防患养老诈骗风险。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监管手段。为有效规范保健食品会议营销,印发《关于加强保健食品会议营销活动监管的通告》,从严格主体市场审查,加强会销场所管理,规范会销广告宣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方面严格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印发《2022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方案》,严厉打击假借专家义诊、免费旅游、健康咨询讲座等方式推销“保健”产品。建立多部门《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工作制度》,严格审查,加强广告监测,强化多部门协调配合,开展“食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行动,形成监管合力。

三是规范经营行为,强化价格监管。加强对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是否审查发布以及发布与审查批准广告内容一致的行为监管。重点检查辖区内保健品直销店、药店在销售涉老保健食品时利用虚假的或者易使人误解的标价内容和方式(虚构原价、虚假打折、不履行价格承诺等)对老年群体进行价格欺诈的违法行为,依法治理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价格违法行为。对辖区内养老单位、设施收费公示执行情况、收费标准执行情况开展检查。重点对养老设施经营者、单位是否公示收费标准、是否存在乱收费、超标准收费等现象。

四是创新监管方式,落实主体责任。通过保健行业座谈会、行政约谈、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方式,责令保健品经营企业从销售、售后服务、内部管理等环节开展自查自纠,排查漏洞整改问题。同时,联合市广告协会约谈发布保健食品广告较多的广告公司,责令相关企业完善审查制度,严格履行审查义务,规范保健食品广告的发布。通过行政指导,达到“约谈一个行业、规范一个市场”目的。

四、强化部门联动,依法严厉打击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惩处力度。通过部门紧密配合,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信息共享、强化移送、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四个方面建立行刑衔接机制,对保健食品体验式、会销式销售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假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组织旅游等形式,捏造事实、以次充好,违规夸大产品和服务功效坑害消费者的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全部完成交办、投诉和摸排线索核查,共立案14件,移交1件,处罚款16.36万元。其中涉嫌虚假宣传案件11件,虚假广告1件,价格欺诈1件。为受骗老人退回被骗资金25.3万元。

二是打击违法犯罪,形成有力震慑。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公安打击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市公安局主侦、市县主战工作机制,行动以来,全市共立现案135件,破案135件,破案率100%,抓获犯罪嫌疑人31人。今年以来,成功侦办万源高开菊被诈骗案,抓获嫌疑人5人,挽回经济损失2万元。通过对全市养老诈骗积案进行梳理和研判,成功侦破积案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其中,侦破市级督办张川东、李三等人涉嫌合同诈骗案,抓获嫌疑人3人,挽回经济损失124万元。

三是突出追赃挽损,保护合法权益。市公安局将追赃挽损作为衡量养老诈骗案件办理质效的基本标准,深化“法、检、司 公安”外部协作和“侦查警种 法制”内部协作,主动与住建、市场监管、银保监等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全面查明涉案财物来源、去向、用途、流转等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第一时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将追赃要求具体落实到每起案件办理过程中。行动以来,为全市老年群体共追赃挽损365.71万元,挽损率41.8%居全省前列。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现象屡禁不止,其成因错综复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以会销场地及经营行为为抓手,以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目的,持续严厉打击针对老年消费群体欺诈活动。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投放LED屏信息、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发送消费警示等方式集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广泛开展涉老“食品”“保健品”科普、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老年识骗防骗意识。二是畅通维权渠道。畅通“12315”消费维权投诉渠道,实行专人值守,实时受理来人来访、电话咨询,确保有诉必接、有接必应,有应必果。持续开展线索摸排,继续加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提升发现线索的能力。三是加强部门合成作战。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结合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及时组织联合整治,加大巡查力度及检查频次,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及时排查涉老问题隐患,依法从严从快查办案件,继续保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高压态势,依法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14日




主办单位: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9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