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市 函〔20 〕 号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68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陈婵媛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小店经济 促进经济快速回暖的建议》(第36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3月末,全市共有市场主体29.58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287955户,增长10.6%,较去年同期增速提升3.3个百分。其中,私营企业62162户,增长13.5%,个体工商户220881户,增长10.2%,均保持两位数增速增长。1-3月,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新设15961户,增速高达74.8%,市场活跃度掀起浪潮,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设立增速分别达53.7%、82.3%;同时注销减少,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注销5447万户,下降3.7%,我市全力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4月份出台《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方案》,从优化个体工商户发展环境、强化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保障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创新个体工商户服务体系、支持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加强个体工商户党建引领六个方面22个举措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同时,大力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深入摸排潜力个体工商户,建立梯次培育库,健全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专班专人、绿色通道等机制,实行“分类分批”“一户一册”重点帮扶,一季度实现“个转企”500余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出台政策改善营商环境。出台《达州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创新“政、银、担、企”四方合作的模式,聚焦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贷款难问题,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的精准支持,着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建立民营经济投融资数字化平台,设立3亿元的民营企业应急转贷金和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每年统筹不低于2亿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每年支持不低于100家民企参展参会并给予每户1万元补助,确保涉企资金1年内到位率不低于90%,直补市场主体的产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占比不低于70%。市政府召开《意见》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相关政策措施。刘政副市长作为全省唯一市(州)政府代表,参加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达州市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渡难关的做法和成效。27个市级部门组建9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市直园区开展民营经济大调研暨政策解读活动,共座谈调研民营企业179家,收集困难问题110条、意见建议65条,现场解决4条。6月2日,举办《意见》政策解读网络直播活动,深入分析解读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审批、“首错免罚”、信用修复等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聚集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的税费支持政策,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50%减征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执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文体娱乐行业纳税人,免征2023年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时配合落实《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第二条“精准把握政策”的相关要求,即“我省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人工商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的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均可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申请缓缴企业可在2023年底前以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各地对企业在缓缴期间依法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缴费的,职工个人缴费状态明确为正常缴费。”优化政府采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市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占比高达95%以上。
(二)鼓励调整商业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起草促消费政策,两办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达市委办发〔2023〕5号),对开展促消费活动且带动消费成效明显的商圈和特色街区,按10万元/个的标准给予奖励。对拓展市场成效明显且品牌影响力大的县(市、区)、市直园区,按照20万元/个的标准给予奖励。依托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项目建设,整合升华广场周边商圈资源,规范提升升华广场商圈夜经济街区,融入巴渠文化元素,打造夜饮、夜娱、夜游、夜购、夜展为一体的达州夜间消费打卡地,为“小店”提供经营场所。
(三)加快技能培训提升抗风险能力。市政府出台《达州市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冲击难关切实稳定市场主体20条措施》。明确培训补贴标准,我市严格执行《中央和省级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及时调整了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即参加初始培训并取得初级、中级、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或合格证书的,补贴标准分别为1600元、2000元、3000元。明确技能培训工作标准,初始培训和在岗培训总学时应不少于15天120学时,每天不高于1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实际操作学时按4:6划分。强化人才评价,技能等级认定改革推进,201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改变过去单一的职业技能鉴定,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由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坚持“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用人单位、社会组织等在人才评价中的职能定位,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协调高效的人才评价管理体制。目前,我市有职业技能评价机构11家,培训工种达120余项,涉及达州经济技能人才培训各领域。给予稳岗支持,帮助就业人员尽快就业。对中小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到企业就业,并协助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按不低于300元/人标准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整合市人社资源,今年将免费对180人开展美容美发职业技能培训,为美容美发行业培育人才。
(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近年来,市本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着力“0011”集成改革,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一是推行全程网办,实现审批环节政企“零见面”、企业“零跑路”、纸质材料“零提交”、证照发放领取“零距离”。企业(群众)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PC端、“天府通办”、“天府营商通”手机APP等实现“申请不出门”,行政审批科对《受理通知书》等文书以及有关证照,推行网络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减少企业(群众)往返办事次数、节约精力和成本,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降低廉政风险。二是通过政府“买单”方式,实现行政相对人申请企业开办“零成本”,进一步为企业降本减负,打造市场准入“免费高速路”。市、县两级企业开办审批机构全面实现对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首套公章(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税务Ukey,企业免费领取营业执照、发票等,并针对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免费寄递服务,相关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三是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融合互补,联合公安、消防、税务、人社、城管等部门,实现企业开办、准营、注销三类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多个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大幅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我局在省大数据中心召开的全省“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四是打造“一小时办结”绿色通道。梳理许可事项关键流程点位,打造企业开办、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执业药师注册等事项“一小时办结”绿色通道,通过审批提速推动企业经营提速,提升市场活力。营业执照领取从2019年的3个工作日提速到现在的1.5小时办结,切实让市场主体享受到改革红利。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