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市 函〔20 〕 号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36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郭皓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升安全预警能力的建议》(第036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加入食品风险监测检测投入,提高预警能力方面
(一)监督抽检全覆盖。结合2022年抽检数据分析研判情况,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局)2023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覆盖辖区内的生产企业、流通领域及餐饮环节,以风险较高的品种、项目、区域和环节为重点,排查和化解群众普通关心的突出食品安全隐患。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聚焦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聚焦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聚焦涉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安全性指标,利用“监检联动”、“你点我检”、指令抽检等多种方式围绕食品安全开展监督抽检。
(二)数据结果优化利用。今年市局拟组建风险研判专家库,动态研判抽检数据,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发现重大风险信息快速报送,每月及时汇总上报抽检数据分析。加强对既往抽检数据的盘活分析,推动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局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研判,及时将食品抽检发现的相关风险隐患通报涉事食品企业包保干部,提出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建议和风险防控手段。进一步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食品抽检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及时通报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涉及食用农产品、进口食品和在学校幼儿园食堂等发现严重风险食品将相关详细信息通报同级农业农村、海关、教育等行政部门,提升食品风险预警能力。
(三)持续开展风险监测。2022年,市局结合达州实际情况,开展风险监测。主要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脂、冷冻饮品、酒类、豆制品、餐饮食品 6 大类食品,抽检检验合格183批次,合格率91.5%;发现问题17批次,问题发现率8.5%。其中餐饮食品发现问题5批次,问题发现率16.67%,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餐饮食品(馒头)中发现违规使用甜蜜素;酒类发现问题11批准,问题发现率27.5%,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总酸及总酯不符合标准要求;食用油、油酯及其制品发现问题1批次,问题发现率3.33%,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标。今年根据2022年风险监测结果及达州实际情况,市局拟开展2023年风险监测工作,涉及监测品种主要为大米、牛肉干、白酒、木耳、酱腌菜及皮蛋6类食品200批次,监测项目主要为大米(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牛肉干(猪源性成分、马源性成分、鸡源性成分、鸭源性成分)、白酒(固形物、总酸、总酯、安赛蜜)、木耳(镁、铝的残留量)、酱腌菜(安赛蜜)、皮蛋(铜)。完成风险监测任务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市所)将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完成风险监测分析报告。
(四)检测设备升级改造。目前市所的检测设备严重老化,与新的检测方法标准和要求极不区配,市局拟向市委市政府及市财政局申请检测经费及检测设备费用,保证市所能顺利开展检测工作,保证检测设备能达到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在此肯请市政协委员呼吁并希望得到市委市政府加大食品安全检测的投入。
二、关于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方面
(一)打造食品追溯平台建设。市局根据省局、重庆市局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开展川渝食品药品溯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平台以食品溯源为抓手,覆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各项业务,构建源头可查、正向可追、逆向可溯全过程溯源管理信息链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通过对食品交易环节的状态信息、过程信息、质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安全监管,破解主体责任落实难题;推动实现电子监管、现场检查和远程监控融合,食品抽检问题全网预警,区域网格化管理,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水平。
(二)创新网格化监管模式。为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食品安全整体保障水平,市食安办构建“综治网格员 食品安全协管员”工作机制,实施“网格化 食品安全监管”,推动基层食品安全管理与社会综合治理队伍共创、机制共建、资源共享,以网格化引领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现代化,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空间全覆盖、地域无缝隙。有力解决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力财力不足等难题。截止2022年底,全市食品网格员队伍已达到5781人,依托网格排查风险隐患139件,发现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线索6起。
(三)推行食用农产品信息化管理。一是强化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对试行主体定期宣传培训,我市共打造农产品生产标杆企业30家、农贸市场及超市“准入制”示范点12家,建立合格证自助服务点30个;二是所有“巴山食荟”用标企业必须入驻国家追溯平台,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签署实验室合作协议,确保巴山食荟农产品在生产销售各环节全过程监管检测,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三是持续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行动。启动达州市“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建立12个品种生产主体名录,制定12个品种治理清单,抽检样品达232个;四是开展“产地环境重金属净化行动”。2016年以来,先后在通川区、大竹县、宣汉县和万源市实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生产障碍耕地治理,种植结构调整等项目,累计投入中省项目资金1300余万元,在项目的示范带动下,2022年我市实施石灰调节1298亩、优化施肥4645亩、品种调整3455亩、原位钝化2000亩、种植结构调整5820亩、综合措施9090亩,完成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26308亩。
(四)大力推行社会共治。一是强化系统内部协作联动。每月汇总分析风险信息,以专报形式“点对点”及时通报,形成风险信息互通共享的良性态势。每季度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形势分析研判会,向市级有关部门和食品监管科室及时通报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情况和风险隐患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交流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风险信息,针对性地提出“排隐患、防风险、保安全、守底线”的对策措施;二是强化部门间交流协作。利用风险研判会、会商会等时机,相互通报监管措施和抽检监测信息,协同开展行刑衔接、涉案样品检验鉴定等工作,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抽检监测信息、案件线索等。三是强化与公众互动交流。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打造以人为本、覆盖全省、广泛参与、独具特色的“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近距离向公众传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组织食品安全专家以公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拍摄“食品安全专家上网课”科普宣传视频资料,向公众传播正能量和科学知识。
三、关于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提高知行能力方面
2023年,市局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营造人人关心、重视食品安全的氛围,提升了生产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卫生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一是依托“3 f 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元九登高节、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等持续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悬挂横幅海报、播放食品安全宣传片、开展食品安全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法律法规,深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和重视程度,营造人人从食品安全中获益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线上宣传,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文章和政策法规宣传,推送《携手共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你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点》、“绿色餐饮 标准先行”系列宣传、节日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等进一步加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三是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多角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提升企业生存发展和预防风险能力。
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端午国庆等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以及到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培训,进一步加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