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结合企业实际,因材施教培训”的建议 自食品生产监管职能整合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来,我局结合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际,努力提升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相关标准的宣贯培训,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行业伦理道德的集中培训和警示教育。二是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进行培训。三是按产品类别开展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培训。四是加强生产过程危害分析和风险关键点控制培训。五是督导企业组织开展操作技能、食品卫生和职业健康等知识培训。六是将企业培训纳入日常监管工作内容,督促企业做好自身员工的培训教育。
二、关于“前移服务阵地,急企业之所需及开展针对性帮扶,真心帮扶企业”的建议 帮扶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一是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食品生产经营调研工作,多次带领有关工作人员,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巡查调研,实时、实地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政策、法律和法规范围内提供帮扶服务。二是努力提供优质服务。省局将部分食品生产许可权限下放到市州后,我局立即与市法制局、市政务服务中心衔接,于4月1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食品药品监管局窗口承接我市食品生产许可,较好地解决了我市食品生产企业办证窗口前移的问题,同时,我局在市政务中心食药监局窗口和市局业务科室设置咨询平台,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三是加强工作指导。指导帮扶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对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在工艺布局、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现场指导帮扶。四是当好企业“红娘”。积极帮助企业引进食品生产管理专业人才,为校企联合牵线搭桥。
三、关于“树和谐执法形象,助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在不违背食品相关法规前提下,按照“教育整改为主,惩戒处罚为辅”原则,牢固树立由事后处罚向事前监管的执法理念转变。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日常监管频次,从严从细查找问题隐患,及时指导改正,帮助监管对象及早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强法规宣传。利用各种媒介和教育培训等时机,加大对食品相关法规,特别是涉及食品生产经营的新法规、新标准等内容的,适时开办培训班,让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时知法、懂法,做到合法生产经营。三是开展和谐执法活动。以文明执法、廉政执法为主线,积极开展“争当和谐执法标兵”的争创活动,主动听取执法对象意见建议,在不违背相关法规精神的原则条件下,对因标签标识暇疵、生产过程控制不当等一些非主观因素造成过失,且未造成危害等情况下,视其情节给予整改、主动下架、召回等补救措施,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
达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