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执行国家和省、市(县)有关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监督检验;依法行使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工作。
(一)主要职能
1、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监督检验;
2、依法行使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检测;
3、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工作。
(二)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我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为核心,坚持“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工作方针,完成药品检验923批次,食品检验3359批次,充分发挥了技术监督的支撑作用。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检验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本年度共完成省级药品计划抽验823批次(不含省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样50批次),不合格53批次,不合格检出率6.44%。其中制剂抽验770批次,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检出率0.80%,中药饮片抽验47批次,不合格47批次,不合格检出率100.00%。全年抽验药品涉及单位共计577家,单位覆盖率70.10%,基层经营使用单位共抽验499批次,基层覆盖率60.63%,共抽验品种545个,品种覆盖率66.22%。计划抽验工作中,属评价抽验品种214个共285批次,其中不合格2个品种2个批次,不合格检出率0.70%;属监督抽验品种331个共538批次,其中不合格24个品种51批次,不合格检出率9.48%。二是本年度共完成各类药品委托检验98批,其中接收辖区市、县、区食药监管局抽样委托的药用胶囊中的铬含量检测21批,有一批的铬含量超标;接收医院制剂28批,未发现不合格品种;接收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各类药品委托检验49批,未发现不合格产品。三是全年共接收制剂注册检验4批,对相关品种标准进行了技术复核,出具了复核意见,提出了修改建议。四是完成省级民生工程食品抽检890批次,不合格50批,合格率94.4%,其中食品生产环节抽样375批,不合格37批,合格率90%;食品流通环节抽样400批,不合格7批,合格率98.3%;餐饮食品抽样115批,不合格6批,合格率94.8%。五是完成达州市本级民生工程食品抽验620批次,不合格26批次,合格率95.8%。六是完成各县(市)区局、食品企业委托检验1885批次。我所充分发挥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为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2、检验检测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我所完成了与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的职能划转,增加了食品、化妆品检验职能。一是为适应生产、流通及餐饮各环节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需要,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年初我所将监督股办公地点外迁,挤出原办公会议用房近200平方米,投入15万元改造成食品前处理房间100平方米,光谱、色谱分析用房50平方米,食品留样室50平方米,确保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如期完成。二是按照财政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下达2014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14〕59号)精神,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我所配合的方式,成功实施了金额为198万元的专项设备采购项目,通过市政府采购中心招标采购了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均质器等设备。三是按照同样方式,完成了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拨付的280万元设备采购项目的设备种类确定和选型工作,目前已完成设备采购报批手续,预计于年底完成招标采购。四是根据食品检测需要,自费15万元采购了相关前处理及检测仪器设备10余台件。已采购的和即将采购到位的各类设备,必将为食品药品中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检测、非法添加物检测、基因鉴定等方面提供强力保障。五是进行了省级检测资质认证,检测参数由2010年以前的90个增加到现在的414个(其中食品260个,药品106个,化妆品40个,洁净区室8个),显著提升了我所技术支撑能力。
3、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加强。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满足检验检测工作需要,我所先后共引进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6名,药学本科毕业生2名。2015年1月,经职能归并,接收原达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食品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24名,聘用食品检验技术人员8人、药学本科毕业生1名。目前我所编制75人,现有在职人员67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3人(含聘用人员9人),队伍结构渐趋合理,技术能力明显增强。积极开展本所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采用“送出去、请进来、专题讲座”等方式,对我所54名专业技术、8名管理人员及5名工勤人员进行了全员技能与岗位培训(如中检院在德阳举办的食品药品模块化培训及广州中药检验培训班,国家药典委员会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药典》2015年版宣贯培训,ICP-MS北京培训班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市局委托,组织辖区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食品药品抽样人员60余人,针对食品、药品抽样知识与技能开展了一次为期3天的技能培训,收效明显。
4、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一是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是达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民生项目,该项目与“达州市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合并建设,规划用地7.2亩,建筑占地面积118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933.1平方米,其中地上14层,建筑面积13737.2平方米,地下1层,建筑面积2195.9平方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用房10768.7平方米,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用房2968.5平方米。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27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4678万元,主要设施设备购置费861万元,项目建设其他费518万元,预备费218万元。目前主体框架建设已接近尾声,计划于2016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进入实验室装修阶段,2016年底全面完工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我市食品、药品(含化妆品)及农产品检验检测环境条件,拓展检测空间,提升检测能力,为行政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5、特色创新工作成绩显著。一是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发证检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保证食品生产许可检验工作的有效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发展,今年五月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现场核查后,被确认为食品生产企业发证检验机构,可开展13类食品的发证检验工作。二是开展比对检验。为了解辖区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状况,加强质量监管,提升上市食品产品质量,2015年在市局统一组织下,我所对全市335家QS获证企业,开展了比对检验。该项工作共发放比对样品378个,通过对原始记录、数据及报告的审阅和统计分析工作,基本摸清了辖区获证企业质量管理与检验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监管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三是积极开展了药品中黄曲霉毒素,食品中苯并(а)芘、二氧化钛等20余项拟新增参数的试运行工作,为下一步增项做准备。四是食品药品检测软件的运行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我所办公自动化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检测职能的归并,工作总量陡增,为规范管理,科学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年初与成都青芝软件公司合作,开展了相关软件的制作、安装与试运行,目前各个模块正在完善优化之中。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我所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工作质量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五是积极开展对企业的技术帮扶。帮助成都地奥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市天泰中药饮片厂GMP到期复查换证进行质量管理及检验技术指导;为大竹县中医院、宣汉县人民医院制剂室制剂的配制与管理进行现场指导;配合四川天予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了种植大黄产地加工技术研究;解决了开江县唐板鸭加工厂生产的板鸭产品酸价偏高问题,这些工作既是监督与服务的体现,亦是企业的现实需要,同时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
6、廉政建设持续跟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每一个食品药检人的必修课,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组织下,我所通过大会传达、专题宣讲、自学心得、自我剖析、影视材料、正反典型教育等方式持续开展了廉政建设活动,尤其在落实“四风问题”、“三严三实”工作中,不讲形式,不走过场,将所学所得用于各项工作中,确保了检验检测报告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与权威性。
7、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我所利用食品药品标准与检测达州市重点实验室平台,秉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致力于食品药品标准研发与检测技术研究。先后开展了《达州市部分特色栽培药材品种鉴定与品质成分研究》、《中药材光前胡、红花龙胆、软覆盆子质量标准提高研究》、《地榆升白片质量标准提高研究》、《辛柴鼻炎口服液等五种中药制剂的研发应用》等科研课题并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其中《达州市部分特色栽培药材品种鉴定与品质成分研究》与《辛柴鼻炎口服液等五种中药制剂的研发应用》获得2015年度达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后在国内公开发表论文5篇,为辖区医药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部门概况
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隶属于达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正科级全民事业单位,为独立核算事业单位1个,执行事业会计制度,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为二级预算。人员编制共75人,现有职工104人,其中:在职人员66人,退休人员24人,离岗待退人员1人。遗属人员2人,临时工11人(聘食品检验人员9人,驾驶员1人,门卫1人)。变动原因是,新增食品检验职能,从市质检中心划转24人。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收入决算总额为1243.35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1197.7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5.62万元,其他收入0.03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493.81万元,主要是增加了省上下达的食品药品检验专项经费,新增食品检验职能,从质检中心划转24人,新增目标考核奖,调整津补贴,绩效工资,调整职工工资,增加离退休费。
2015年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支出决算总额为1243.35万元,其中: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10.1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88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6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67.30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497.68万元,主要是增加了省上下达的食品药品检验专项经费支出;新增食品检验职能,从质检中心划转24人,新增目标考核奖,调整津补贴,绩效工资,调整职工工资,增加离退休费。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达州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事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全达州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10.17万元。主要用于单位人员工资、日常运转、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及完成特定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检测方面支出。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88万元。主要用于退休人员支出,抚恤金,遗嘱生活补助等支出。
(三)住房保障支出56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2015年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无因公出国(境)计划。
(二)公务接待费。2015年公务接待费2.56万元,较2014年决算数增长54.22%主要原因是职能化转,新增了食品检验检测功能。
2015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开展省内外相关部门食品药品检验业务交流;省所检查指导、调研;食品药品检验仪器安装、维护、操作等方面共计70批次、420人的公务接待活动。较上年增加54.22%主要原因是职能划转,新增了食品检验检测功能。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5.83万元,较2014年决算数下降49.03%,主要原因是2014年购置了一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
截至2015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6辆,其中:轿车3辆、越野车2辆、食品检测车1辆。
2015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15.83万元,用于食品药品抽检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六、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政府采购情况。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2015年政府采购货物37.12万元,主要是按规定采购电子产品25.57万元,电器设备6.26万元,家具用具5.29万元。主要是职能划转新增人员使用。
(二)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达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2015年特种专业技术用车6辆,2015年职能化转3辆车,已不能使用,其他3辆车主要用于食品药品抽检用车。无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
2015年决算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