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达州市2020年食品安全
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县(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
《达州市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达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2020年7月9日
达州市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食安委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贡献。
一、强化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推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对照清单履职尽责。加强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推进全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评议考核工作。将食品安全作为党委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每年12月底前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总结提炼各地食品安全工作中好的做法,做好经验推广。切实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健全食品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将食品安全协管员工作经费,抽检监测、应急处置等食品安全经费纳入财政保障。按照有关规定,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市食品安全办、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制度标准
贯彻落实《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办法》。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跟踪评价工作,按要求完成调味品、酒类等跟踪评价相关工作。完善病虫害防治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制度和天府菜油团体标准。挖掘地方特色食品,贯彻落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出台粮食安全保障制度规定,积极协助配合省级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规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深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工作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和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整治。全力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本行政区域内已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主体数量占应实施主体(以本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品类和试行主体为准)数量达到90%及以上。协助完成高毒农药的风险评估。农药利用率达4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以上。实施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和“智慧农贸市场”建设,继续在全市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贯彻落实《四川省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持续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切实规范食品安全标签标识
开展以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标注方式为重点的标签规范管理工作。结合本行政区域食品生产企业实际,突出风险隐患、重点品种、重点行业,制定本地重点食品风险防控指南不少于3类。严格规范保健食品保健功能声称、标签标注警示用语规定及企业保健食品营销行为,持续开展保健食品“五进”科普宣传活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突出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监管
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大幅提高学校食堂、餐饮企业“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公示率达到90%,推广“食安封签”“阳光厨房”,发展义务监督员队伍。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监督检查,对高风险企业开展重点检查,对问题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对重点行业企业探索开展体系检查。突出白酒、桶装饮用水、淀粉制品、蔬菜制品、婴幼儿辅助食品和食盐等重点品种监管。(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
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市级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国抽”“省抽”核查处置完成率均达到100%。定期公布食品监督抽检信息,打造省、市、县三级食品抽检信息公布矩阵。建立市本级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机制。加强粮食质检体系建设,实施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采取具体举措加强库存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开展地方特色食品(辣椒面、奶茶等)、营养包、高风险食品重点监测。(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达州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大食品安全案件行政执法力度
落实“处罚到人”、行业从业禁止、从重处罚等有关规定,提高违法成本。完善“两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动、“昆仑2020”行动、“春雷行动2020”和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推动侦办食品刑事案件、省厅挂牌督办条件的大要案件、联合挂牌督办案件数位于全省前列,始终保持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切实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扎实贯彻《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本行政区域内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全部收回自主经营。督促全部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自查报告制度,组织开展重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述职活动,推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继续组织开展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工作,大力推进生产经营者参保食品安全责任险。开展肉菜超市示范创建和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加快推动全市重要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深入推进“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
加快推进我市第三批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贯彻落实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评价管理办法、标准及评价细则,推动第三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评价验收工作。贯彻落实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考核办法,深入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建立市县长答辩制。组织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响亮行动”。(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着力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
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实事求是公布舆情信息,依法依规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互通开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设立专家辟谣、科普知识等专栏。举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培训会,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用好“达州发布”等网络新媒体,重点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典型案例、食品安全监管成效等。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安全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改变不洁饮食习俗,避免误采误食,减少食源性疾病。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强化以保健食品为重点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科学理性消费。(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结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食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快推进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合作
在食品品牌带动、食品安全标准引领、检验检测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及风险警示互通机制,推动开展跨区域、跨城际食品安全联合行动,共享食品抽检数据信息并推动结果互认。(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