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四城同创”工作要求,根据《达州市四城同创2019年度攻坚任务清单》《全国全省文明城市网上申报任务分解表》,我局共分解承担21项牵头任务、13项配合任务。其中,农贸市场达标建设、“三小”行业达标建设(小餐饮小副食小食品加工作坊)是工作重点和难点。农贸市场达标建设由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通川区、达川区牵头负责。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效果显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勇于担当,组织保障有力
(一)思考谋划主动。我局将四城同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定期研究部署。局党组研究四城同创工作4次,认真研究对策与办法。分别召集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分管领导,市商务、城管、交警等分管领导专题研究3次,动员各地各部门力量协同开展。召开了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四城同创工作会以及工作推进会6次,整合系统力量共同推动。
(二)职责分工明确。我局及时印发了《四城同创工作方案》,将承担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各单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四城同创工作要求的通知》,明确局四城同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创建专班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三)工作格局良好。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办公室牵总抓,党建办、餐饮服务监管科、科宣科、计量与认证认可科四个创建专班牵头抓,相关科室(单位)协同抓,通川、达川、经开区局具体抓”的工作局面。
二、善于作为,工作推动有序
(一)达标点位底数清楚。我局及各区局主动对主城区23家农贸市场、5家大型商场、14家大型超市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台账,形成了达标建设方案。对主城区4443家“三小”经营店开展了摸底调查,形成了“三小”行业整治建设方案,其中小餐饮店2439家、小副食店1638家、食品小作坊366家。
(二)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市局、区局、各市场监管所三级联动、全力以赴开展创建工作。认真开展大型商场、大型超市达标建设,推动了服务规范、公共秩序、公共环境等全面改善。整合了原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知识产权五条举报投诉热线,实现了“12315”“五线合一”,快速有效处置消费者举报投诉。清理了主城区烟草专卖门市发布烟草广告行为,实现了主城区无烟草广告。结合全市“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整治行动,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在火车站、罗浮广场、中心广场、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设置了公益广告230余幅。率先在全市开展了“七清五有一红旗”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主动与四合头社区结对联创。
(三)督查检查严格斗硬。局班子成员分别组织带队深入三区集中督查四城同创工作3次,特别是对各达标建设点位开展严格细致检查,对发现的8个方面的共性问题、37个具体问题作了通报并限期整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各位班子成员与各区局共商对策、全力改进、逐步达标。
三、敢于克难,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整改有效
(一)台账清楚。对两区所有农贸市场进行了实地查看、调查摸底,共有农贸市场23家,其中通川区16家、达川区7家。建立了农贸市场台账,掌握了每家农贸市场基本情况。局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对23家农贸市场实行了挂包制,责任到人,在周例会上班子成员分别汇报工作推进情况。
(二)内外联动。我局召集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交警支队等单位对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实行了错时上班、蹲点督查、每周通报等制度,实现多方联动、综合施策、全面整治,目前我局印发了农贸市场督查通报6期。
(三)上下齐动。我局从主要领导到班子成员、干部职工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期间暗访、督查各农贸市场,并层层传导整治压力。通川区局对双狮农贸市场大力开展升级改造,维修了顶棚,更换了电路设施,翻新了墙体和管道,制作了公益广告、取缔了烧肉摊点,清扫了垃圾;彻底清理朝阳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定期对市场进行冲洗,保持环境卫生;多次与顺城农贸市场业主协商,目前大股东同意对市场进行改造。达川区局召集7家农贸市场业主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压实业主的主体责任;主动与区商务局联系,提出农贸市场升级打造规划,预算已报区委、区政府;在辖区7个农贸市场设置了公益广告宣传21幅,大力宣传创城工作;制定了《城区农贸市场激励考核实施办法》,实行2—8万元奖补。
(四)成效初显。通过市、区市场监管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农贸市场多年来形成的“脏乱差”正在向“洁美齐”转变。市四城同创办先后7次通报表扬我局及通川、达川区局四城同创工作。其中,在7月四城同创任务综合调度情况通报中指出,“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要求严、工作实,从班子成员到干部职工对任务清单十分用心”。在8月四城同创任务综合调度情况通报中指出,“市市场监管局错时上班、轮回巡查,农贸市场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