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市监函〔2024〕251号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72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朱春雷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强信心 稳经济促进达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第172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民营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2023年以来,达州市坚持以贯彻落实国家意见“31条”和四川“1+2”政策体系等为主抓手,以营造“四个环境”为主引擎,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府荣获2022年度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第一名,获批全国民营经济服务领域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荣获省政府综合督查典型经验通报,大竹县改革试点工作获得主题教育中央第十二指导组高度肯定并被省委办公厅、省委改革办刊发经验。
一、关于您提出的“加快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的建议,我们持续发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
(一)加强政策解读,开展民营经济大调研。2024年4月23日—4月30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营办)联合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20余个市级相关部门,在达州市“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直播活动。依托“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惠企政策宣传,将分散的惠企政策进行汇聚及整合,解决了民营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民营企业更加系统地了解各项惠企政策。提高惠企政策的传递速度、扩大惠企政策的传递范围、丰富惠企政策的宣传方式,使民营企业更能理解和接受。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办)将通过“万市兴”综合服务团,组建惠企政策服务队伍,通过线上收集问卷和线下实地走访服务的方式,为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
(二)加强惠企专窗建设、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全面落实达州市惠企政策及“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部门协同协作,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充分发挥惠企专窗职能职责,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通过惠企服务专窗,收集整合相关部门惠企政策,推进部门协同协作,实现惠企政策兑现流程再造。惠企政策由惠企专窗“统一发布、统一咨询、一窗申报、一窗兑现”,采取“线上线下”双融合方式,优化惠企专窗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依托“达州政企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企业线上申报、部门线上审核、结果线上展示,全面推行政策“免申即享”和全程网上一次申报、快速兑现,实现对受益企业政策兑现“全覆盖”。
二、关于您提出的“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建议,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发展环境,提振发展速度。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民营企业税收贡献、营业收入、产业领跑“3个20强”榜单。市财政每年统筹不低于2亿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市级直补经营主体的产业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不低于70%,建立民营经济投融资数字化平台,设立3亿元民营企业应急转贷金和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分行业建立“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重点民营企业三级培育库,实施“专精特新”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建立“中小型企业-成长型企业-行业 ‘小巨人’-单项冠军”梯级培育体系。设立科技创新种子资金,建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全方位科技服务体系,“一事一议”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发展项目。出台科技创新券、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等政策,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服务纳入创新券补助范围。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创建,开展商标专利提质增量行动,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资金、补贴资金,促成金融机构向4家创新型企业授信2.2亿元。
(二)创新服务模式,激发发展活力。探索构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推动解决“由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课题。创新登记注册“零成本”“零见面”“企业开办一小时”“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化服务,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93.15%。制定优化准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举措、市场主体准入服务改革创新举措,创新登记注册“零成本”“零见面”“企业开办一小时”“一件事一次办”“0011”集成改革。统筹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的服务事项,按照一大目标、两大定位、三大路径、五大价值“1235”思路,创新打造集中服务站+线上服务网+专项服务团的“万市兴”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注册、经营、发展到注销的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获得省政府督查通报表扬,获批全国民营经济服务领域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三)提升法治保障,增强发展底气。全面排查清理审批评价、要素获取等壁垒,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全覆盖摸排政府投资的2000余个招投标项目。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推动综合交易成本降低50%以上。深入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实行容错纠错“首违不罚”,规范优化“首违不罚”清单48项,办理首违免予、不予处罚案件5418件。成立达州市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专班,拟制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办理机制,强化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信息强制披露,制定全市新摸排拖欠企业账款清偿计划方案,全力推动清偿欠款。开展涉民营企业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涉企案件6452件,执行到位17.22亿元。开通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建立“即收、即转、即办、即回、即督”纾困维权工作机制,收集困难问题推动落实率超90%。报送的《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供水企业不执行政府指导价系列案例》入选全省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三、关于您提出的“加快企业数字化建设,以创新助企业再发展”的建议,我们加强数字化建设,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一)加快数字特区建设。加快建设总投资180亿元、占地2888亩的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抢抓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机遇,出台支持“算力+”产业发展10条措施,联合中科曙光合作共建集“超算7P+智算115P”于一体的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并建成达州至成都、至重庆3ms直连网,吸引华为、百度、阿里等产业项目落地,围绕高新区打造“数据+”“算力+”“智慧+”“人力+”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加大数字人才培养。一方面支持四川文理学院建设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联合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共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另一方面配合市委人才办落地数字经济产业园人才引进专项政策,招引培育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人才,为企业产业创新强化人力保障。
(三)提供配套政策支持。一方面出台《达州市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护航激励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工作,印发《全市数字化转型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市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会,邀请专家前往全市部分企业调研数字化转型现状,组织填报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服务系统调研问卷,并形成《达州市产业数字化发展评估报告》,该报告可为全市各行业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参考。
四、关于您提出的“加强民营企业主能力再提升”的建议,我们加强企业培育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举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2023年10月30日,达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工商联从事民营经济工作的业务骨干和重点民营企业、“雁阵培育”企业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班重点围绕学习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壮大民营经济、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企业经营决策沙盘课程等开展培训,采取理论解读、实例分析、经验分享、参观考察等方式,深入解读民营经济相关政策理论知识和先进案例,对于企业准确理解把握上级决策部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凝聚发展共识、提升发展合力具有重要意义。全体学员要在学习培训中实现能力素质的提升、思想观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优化,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同时,要结合达州区位和产业发展优势,加强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国内市场发展中大显身手。
(二)开展民营企业培育活动。达州市市场监管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高效运行集中服务站+线上服务网+专项服务团的“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强化“竞争力、影响力、驱动力、带动力、吸附力”提升,力争为经营主体打造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2.0版。2024年4月15日在达州市“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兴产业崛起”企业培育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向广大网友和企业现场直播。课程中针对企业战略升级、效率提升、资本运作、组织架构优化、客户拓展等发展痛点难点,提供针对性分析与方法论;以实际操盘的企业为案例原型,从产业、赛道、周期、竞争、模式、资本等路径出发,全方位构建战略扩张地图,业务升级之路清晰明了;使企业家能够更清晰地洞见企业一路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进而探索增长与突破的新引擎、新方法;指导企业如何调整发展节奏,找寻未来产业机会,突破商业认知局限,助推企业实现增量突破跨量级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5日
(承办科室联系人: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张廷茜15775639036)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