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市监函〔2024〕245号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26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彭福兴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促进就业创业的建议》(第226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您建议适当延长优惠政策,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适当减免房租,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我们不断强化统筹施策,全力促进已出台的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宣传宣讲督导政策。2024年4月,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等21个市级部门(单位)解读政策34条,解读视频通过达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对外公开。2024年6月,印发《达州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民营经济办公室达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开展惠企政策宣讲督导工作的通知》,会同25个市级部门组建9个宣讲督导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惠企政策宣讲督导工作。
二是全类别梳理政策。印发《关于动态梳理惠企政策事项梳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各部门在全面承接落实国、省惠企政策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省上制发的事项清单模板,认真梳理本级本部门惠企政策,分门别类、颗粒化拆解形成可操作的事项清单,全量归集到线上惠企政策平台和线下惠企专窗规范运行。截至目前,已牵头梳理形成2024年达州市、县两级惠企政策事项目录清单277项,并在达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门户网站、四川政务服务网、达州市政企服务平台等对外公示。
三是强化惠企政策兑现。联合市政管局印发《值守市政务服务大厅惠企政策专窗的通知》,市级惠企专窗由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派员长期值守,33个市级部门轮流派员按周值守,“一窗”开展惠企政策咨询、受理、转办、结果反馈、效果回访等工作,让企业只进“一扇门”,“一站式”享受政策红利。2024年以来,全市线上线下共兑现惠企政策127项,兑付资金11.44亿元,惠及企业61.9万家(含个体工商户)。依托达州“城市大脑”和安e达APP,建设上线政策精准匹配版块(即达州市政企服务平台),打造惠企政策集中统一发布平台。通过政策专窗专栏的设置,助力破解惠企政策落实难的问题。政策精准匹配版块包括政策精准匹配、政策大讲堂、免申即享、政策文件目录清单、依申报事项目录清单、兑付公示等内容,以及各部门政策头条等,集中进行相关惠企政策和动态及时发布。通过分析相关企业的现状和真实需求,识别“一企一档”的企业档案情况,结合失信“黑名单”、水电气数据等对企业再次筛查,对企业精准画像,并将惠企政策智能分析匹配企业。同时部署政策查询版块,企业可在实名授权后,依据权限进行政策精准查询。发布的普通政策文件一共435条,依申报政策8条(共49款),免申即享政策37条,配套的政策解读186条,共兑付企业39546家,兑付金额达2.1169亿元。
四是强化“万市兴”专项服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业务集成、职能集约,线上线下、融合通办,边建边用、以用促建”工作思路,围绕一大目标、两大定位、三大路径、五大价值“1235”总体架构,打造出“万市兴”民营经济综合服务体系(“万”:泛指众多;“市”:市场主体及市场;“兴”:高兴满意、兴旺发达),主要包括集中服务站+线上服务网+专项服务团三大板块,多维发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市级部门服务团队为企业服务评价机制、考核机制、通报机制,依托“万市兴”服务团专窗,建立“收集困难问题、团队协同联动、限时办理反馈、定期对外发布”工作运行机制,切实为民营经营主体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2024年以来,开展上门服务30余次,帮助融资贷款授信580余万元,协助发放优惠补贴8000余万元。
二、关于您建议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业,转向朝阳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我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出台政策举措,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信息化升级、数字化改造。
我市先后出台《达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达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达州市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达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系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指导全市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打造数字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邀请专家对企业定制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信息化升级、数字化改造。2023年9月达州已启动全市产业数字化发展评估诊断工作,联合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县(市、区)一二三产业及数字经济行业主管部门、70余家企业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9月下旬,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为主导,协同一二三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及通信运营商组成专家组,深入各县(市、区)企业走访调研。10月—11月,组织各县(市、区)530户规上(限上)企业在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填报“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最后,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主笔,形成了《达州市产业数字化发展评估报告(2023)》,该报告可为全市各行业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参考。
三、关于您建议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技术研发,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我们全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打造创新平台,给予民营企业科技项目支持,全面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并强化创业政策服务。
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创建科技企业。2023年,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其中认定通过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有107家,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59家,其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256家,占比98.8%;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38家,其中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36家,占比99.7%。
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创新平台。2023年,全国首个跨区域组建的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达州运行主体投入实质运行;全省首家玄武岩纤维省级重点实验室落户达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达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5家,国省级孵化载体达10家,组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
三是给予民营企业科技项目支持。聚焦“3+3+N”现代产业集群,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供给模式,以科技项目引领支撑,全面开展产业技术攻关。组织开展达州市2023年度重大科技产业专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民营企业立项科技项目10项,项目资金达850多万元,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活力和后劲,有效促进就业创业热情。
四是强化创业政策服务。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落实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十三条政策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业资金奖补等方面给予保障,个人或小微企业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为30万元或400万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进一步完善了就业创业机制,破除了政策壁垒,激发了就业创业活力。持续扩大创业政策宣传覆盖面,连续六年利用小区灯箱广告滚动宣传,校园招聘会现场解读宣传,短信平台“点对点”推送宣传创业政策20余万人次,确保政策宣传落地见效。依托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资源,构建“国家级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创客驿站”市县乡三级创业孵化培育体系,打造全过程孵化链条、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6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5家,在孵创业实体(项目)9438个。
四、关于您建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简化企业注册、注销手续,鼓励民间资本在市场上寻找合适商机,积极开展投资。我们深化“0011”集成改革,积极优化准入准营环境,强化民营企业财税政策支持,积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企业投资发展。
一是优化准入准营环境。深化“0011”集成改革和准入准营及退出机制改革,对“个转企”便利化登记进行优化,对“企业开办一件事”“迁移一件事”“歇业一件事”“简易注销一件事”进行升级,制作办事指南及一次性告知单。持续提升准入准营窗口服务能力,召开登记注册工作会,对全程电子化、档案扫描情况进行通报,推广“营商环境云地图”,制作“营商环境云地图”宣传手册,上半年通过全程电子化共计9303户,占办件量的79%。通过云迁移206户。通过现场走访、电话、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市公布实施的《达州市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后评估工作。全市一季度共办理集群登记208家,充分释放了场所资源,破解了住所登记难题。持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0011”集成改革,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0000余件,落实“0011”集成改革“一小时办结”事项5700余件、占比57%,“零成本”服务累计为企业(群众)节约成本5万余元。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操作手册》,指导“万市兴”工作人员开展市场监管行政许可帮办、代办业务。
二是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持续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释放政策红利直达企业,深挖企业发展潜力。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主体享受新增税费优惠政策13.51亿元,其中民营企业7.55亿元,个体经营户5.96亿元。围绕“激励+挂钩+金融大数据支撑”,财政、金融协同发力,设立达州市民营企业应急转贷金和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引导金融机构聚焦“3+3+N”重点产业、普惠小微和涉农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融资担保费率,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激发企业发展动力。积极推进效率革命,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限从30天内优化到20日;达到支付条件的,付款时间压缩到20日内,同时提高合同预付款支付比例至30%以上,释放市场主体资金负担超1亿元。积极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承储工具,将政府采购订单“应留尽留”给中小企业,2023年,全市政府采购完成89.36亿元,其中授予中小企业金额84.43亿元,占比94.48%。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单独预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2023年安排市级产业资金超1亿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三是放宽市场准入。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大力纠治限定交易、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等行为,查处行政性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5日
(承办科室联系人:民营经济综合协调科刘小玲15196863573)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数据局。